2022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班杜拉和社会学习理论(2022心理学考研312真题)



2022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班杜拉和社会学习理论(2022心理学考研312真题)缩略图

比邻解读2022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班杜拉和社会学习理论, 助各位考生在科普的乐趣中理解心理学考研知识点。 本篇 比邻为大家讲解自我调节理论、社会学习论等心理学考研热门考点。 私信【心理学】,进入2022心理学考研交流群~
 一、人物介绍
  阿尔伯特·班杜拉,美国当代著 名心理学家,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几乎平分心理学天下的当代独树一帜,影响波及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
  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称他为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社会学习理论的集大成者或社会学习理论的巨匠。
  班杜拉1925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
  1949年毕业于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入美国爱荷华大学专攻心理学,1951年获硕士学位,翌年获博士学位。
  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那时,他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
  1953年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尔斯(r.r.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
  由于他的奠基性研究,导致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从而也使他在西方心理学界获得较高的声望。
  1969-1970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此后一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1976-1977年出任心理学系主任。
  二、理论贡献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
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
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
①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

②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③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二)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
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和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
  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
  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三)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
  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四)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
2022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班杜拉和社会学习理论(2022心理学考研312真题)插图
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三、心理学考研考试热点
  心理学考研中关于班杜拉的考试热点: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实质是( )
  a.观察学习
  b.形成习惯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结
  2.同学们对自己能否考研成功的主观判断属于(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3.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
  a.罗杰斯
  b.斯金纳
  c.班杜拉
  d.桑代克
  4.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心理学家班杜拉称之为( )
  a.观察学习
  b.主动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以上即2022心理学考研知识点:班杜拉和社会学习理论。 比邻持续更新2022心理学考研知识点讲解,欢迎各位考生持续关注~ 预祝考生复习顺利,一战成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