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期强化阶段结束之后,目前的复习重点就是做题了。每一次做题,都是上真实考场前的模拟演习,对最终的初试结果来说,意义重大。
做真题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做单独的题目,第二种是做套卷。那么在当前阶段,建议大家先做单独的题目,等到最后完全复习好了,再用套卷测试自己。
但是在拿到真题之后,并不是做完批改一下就完事的,实际上在做真题之前,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先做。

先梳理一遍知识点
刚开始做真题的时候,做题应当安排在看书之后。先复习今天计划的内容,理清这一部分的逻辑框架,然后再开始做题。
选择一些针对性的题目来做,前期不需要做套卷。
确定题目的知识点
在审题的时候,先不用急着下笔写,应该先思考:“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是哪个科目的?
在哪一章?”
在你脑海中的专业课地图中,定位到考点的坐标。这时你就能剥去题目花里胡哨的外衣,考的不过还是原来的那些知识点。
如果可以,再联想一下其他有关联的知识点,思考一下围绕这些知识点还能怎么出题。
只有站在出题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的吃透这个知识点。
最后再开始动笔写
不要觉得这个知识点背过,就不用写了。
背书多采用口头语言,而答题要采用书面语言。很多人能背出来,但答题时却组织不好语言,要么没逻辑,要么不通顺,要么太白话,显得不专业。
所以,定位好知识点之后,把得分点列出来,再使用最简练的专业术语来答题。长期这样练习,才能答出参考答案的模样。
尤其是数学,近些年对计算能力的考查是越来越严格,所以各位研友一定要多动手做,不然一些题目看着会,但是算不出来,着实很憋屈的。
总结真题规律
在做完真题后,我们除了把错题记录下来外,还行总结一下规律。
这里的规律主要有两点
出题的规律:有一些考点出现频率高,有些出题套路反复出现,那这些就是隐藏的“重点”,一定要多加练习。出错的规律:除了找出题目本身的规律,也要搞清楚你自己出错的规律。记录自己出错的知识点、出错的原因,总结之后,你就能找出自己的薄弱项,也是就“难点”。

总之,考研是一场漫长的远征,他不
仅仅考查你的学习能力,更是要考查你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化的利用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