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时间再往前推10年,考公并没有现在这么热。
20多年前,一流人才去欧企,美企,二流人才去日企,韩企,三流人才去台企,有门路的去国企,剩下的实在没出去,才拿着报到证去分配的机关单位报道。
10多年前,国企成了香饽饽,电网、烟草、银行、设计院、三桶油、3大通信大供应商连续霸占最受毕业生欢迎的雇主排行榜前排。
再后来,互联网企业异军突起,大学生人人都想进大厂当码农。
直到近几年,原来不受待见的体制内单位突然变香了,清华北大和海归硕博已经开始争抢着去浙江、江苏、广东的街道办和乡镇了,清华超过70%的毕业生进体制内了,公务员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比一年竞争更激烈了。
从目前趋势来看,这种情况在未来3-5年内还会不断加剧,直到中国经济起底回升,市场转暖;直到新冠疫情彻底结束;直到我国成功突破美国封锁,产业链升级成功。目前来说,还是要做好迎接一段比较困难时间的准备。
接下来大家拭目以待,考公、考编、考教师资格证、考研的人数还会继续大幅度增加,竞争只会更加白热化。
网友鸭蛋:
只要你的背景不是中国前10%的家庭,请你毕业那年一定要去试一试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这些地方的965工作时长的公务员,比如各市局和轻松的区局,可以把苏州、宁波、佛山、东莞、珠海、长沙列入备选,根据离家远近去考。因为考上了这些地方的公务员,你未来的家庭就一定是这个城市的中产阶级,相当于跨越了阶层。
宇亩的尽头是
广州、南京、苏州、杭州、深圳、宁波、佛山、珠海、武汉、珠海、无锡、绍兴、成都、长沙等地的955公务员,年入十几二十几三十几的公务员不是东北小县城,中部小县城等地的年入6万的996基层公务员。
宇宙的尽头是
中年不失业老年不生病
身体健康
有点钱有点闲
可以平衡好生活
平平安安度过这一生
这些东西,并不是所有公务员能做到,有些公务员岗位,和进工厂没什么区别
网友托马斯:
“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这反映了当下社会的一种极端不正常。一个正常的就业市场,应该是360行、行行出状元,应该是百花齐放,应该是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找到一份能让人体面生活的工作,而绝不是现在这样体制内一家独大。
但是很可惜,现
在体制外的的好工作太少了:要么就是收入太低,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要么就是收入还可以,但是996、007严重,把人不当人,当机器;要么就是不稳定,吃青春饭,35岁就失业。
正是以上种种不正常的现象,在不断的把人逼进体制内,似乎体制内成了唯一的一方净土,不过很遗憾,现在体制内这方净土也被加班、996、内卷等不良风气污染了。
谁又不想在自己所学领域干一番事业呢?谁又不想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谁又不想在工作之余还有时间陪伴爱人和孩子呢?
网友匿名用户:
我爸妈都是体制内,所以他们也希望长大后的我进体制内。
该说不说,体制内的确稳定,再如何不济,也还是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老了也有国家养着,其他的私企可没有退休工资给你。
但我最后依然没有进体制内。
可能是命运使然吧,我考了五次都没考上,明明我一向考试成绩还挺好的,但这考公就是无论如何都考不上。
网友路过的吃瓜群众:
不是,考编只是中下层年轻人在下行期最好的工作选择。
讲人话就是,我要是有几个亿美金身价,我考个锤子的编阿。
网友令狐冲:
宇宙没有尽头,未来永远充
满着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