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12月23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拉开大幕。今年报考人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
,比去年增加19万人。
本期,拍者君(微信ID:ipaizhe)整理了一部分全国各地考生们的“备战”图,祝福每一位明天走进考场的考生,都下笔如有神。
祝福每一位考生
△ 2017年12月20日,四川成都,四川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花园、走廊、楼道、食堂、操场等随处可见备战考研的学生。
△ 2017年12月20日,河北邯郸,虽已夜深,但河北工程大学的考研学子们依然在复习。
△ 2017年12月16日,山东济南,一名山东英才学院的男生为了备战考研,把床铺搬到了自习室。
△ 2017年12月7日,河南郑州,郑州大学新校区,考研进入倒计时,图书馆里不允许读出声来,习惯读出声音增强记忆的学生,就选择在楼道里复习。
△ 2017年11月30日,山东济南,长清大学城齐鲁工业大学校园内,众多“考研党”凌晨四点多就在学校图书馆前排起了百米长队,为备战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做准备。
△ 2017年11月25日晚,湖北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备战考研的学生们在图书馆不同楼层紧张背记相关知识,为防打瞌睡,不少学生选择边走边背记。考研进入最后一个复习月,在该学院的考研自习室、走廊和连廊等地,到处都能看到全力备战考研的学生,书桌、地面、小板凳上堆放着大量复习资料。
△ 2017年11月18日,安徽安庆,安庆师范大学,受强冷空气影响,安徽省遭遇下半年以来最强降温,当天上午和晚上安庆市的实时气温仅7度左右。在这样的天气状况下,安庆师范大学的部分考研学子身裹毛毯,坚持在寒风阵阵的楼道上背书。
△ 2017年10月3日,河北廊坊,防灾科技学院图书馆一楼的开放式自习室,考研学生们大多在这里安了家,各种物品一应俱全。
△ 2017年9月25日,安徽阜阳,距考试已不到90天的时间,考研大军重启“高考模式”。阜阳师范学院西湖校区主楼通道、自习室每天都处于“爆满”状态,学生们在这里铆足了劲冲刺。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半前到教室,记单词,背政治,看专业书,除去中午休息的时间,一直学习到晚上十点半,考研族每天学习的时间长达15个小时以上。
△ 2017年9月18日,安徽安庆,安庆师范大学,许多考研学子在路灯下复习备考,丝毫不受过往行人和车辆影响。
△ 2017年8月31日,福建泉州,一名黑眼圈重重的女同学小睡了十几分钟后满血复活继续刷题,头发上贴着的“可爱”二字非常显眼。这位同学名叫郭瑶,江西九江人,1996年出生,考研厦门大学语言学,她自嘲在图书馆坐如定海神针,一天下来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就再也没有起身过。
△ 2017年8月13日,山西太原,等待图书馆开门的间隙,学生们拿出书来看几眼,这个时期除了考研,大家仿佛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 2017年8月6日,山东济南,三千多名考研学生在一起上最后一堂培训课。会堂里座无虚席,就连舞台上也被大大小小的马扎所占据。
△ 2017年6月15日,湖北襄阳,伴随着暑假来临,一所高校的留守大学生占领考研复习室,“考研族”大声背书,认真做题。
△ 2017年3月23日,河南郑州,被网友称为“神嘴”、“网红”的考研教师考研在河南工业大学举办考研培训讲座,吸引千余学生听讲。硕大的报告厅内挤满学生,过道、门口满满当当,讲台边大量学生围坐在地,连窗台上都站满了人,教室内几乎没有落脚处。数百学生坚持站立两个多小时,听完了讲座。
– The End –
采写:新京报记者王俊
图片:视觉中国
编辑:小麦
本文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